内容摘要:相对于睡眠时间,与学习任务紧密相关的作业时间、校内外补习时间和作业难度是影响学生学业负担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学业负担;学业负担指数;教育评价
作者简介:
原题:学生学业负担指数模型构建与应用
作者简介:韩映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考试与评价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62
内容提要:文章利用自编的学业负担情况调查问卷,构建了具有较好预测效果的基于学生作业时间等变量的学生学业负担综合指数模型和关键指数模型。研究表明,相对于睡眠时间,与学习任务紧密相关的作业时间、校内外补习时间和作业难度是影响学生学业负担的关键因素。相对于校内外补习时间而言,作业时间和作业难度是影响学生学业负担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学业负担 学业负担指数 教育评价
标题注释: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义务教育段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开发”的部分成果。
学生学业负担既是近年来国内外基础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问题,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对学业负担的内涵和本质、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成因以及对策都做过充分的讨论,也对我国出台的有关减轻学业负担的政策及实施效果开展了研究。尽管如此,现实中的不同利益关系人对学业负担的感知和评价依然是有差异的。人们为何对同一现象会有不同的判断?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目前缺乏科学有效的用于测量学业负担的工具(或量表)、用于表征学业负担的方法或模型以及评估标准。
基于此,本文利用自编的学生学业负担调查问卷数据研制和开发了学业负担指数,以期深化有关学业负担的评估研究并有助于推动和完善学业负担政策。同时,还可引导家长、学校和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更为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
一、概念、框架与方法
要想准确地评价学生学业负担的话,最重要的两类变量是学生的学习时间及相关时间投入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压力感受。前者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便于收集;后者既可以用科学的压力量表来测量,也可收集学生有关压力的主观报告。可是,如果使用压力量表来测量的话,一个最大的挑战是我们没法剔除或分辨出哪些压力是由学习带来的,也很难从中计算或剥离出学习压力的程度或水平。为此,本研究基于所开发的指数模型便于收集数据和监测使用的原则,参照教育部有关减轻学生负担的有关文件精神,将学生学习及相关时间投入一级作业难度作为评价学生学业负担的主要变量,并通过统计分析这些不同时间变量与学生学业负担感之间的相关关系,运用多元回归进而计算得出反映学生学业负担情况的指数。
学生学业负担指数是教育指数的一种类型,也是社会指数大家庭中的一员。近年来,随着社会指数运动的日益深入和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在教育领域开发各类指数,如教育财政充足指数、[1]高等教育研究指数、[2]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数、[4]高等教育质量指数,[5]等等。社会指数的运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初兴起于使用经济学来描述经济状况,随后发展到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来描述社会状况和心理状态。源于所应用领域的不同,人们对社会指数的理解有细微的差别。费里斯(Ferriss)认为社会指数是一系列的统计,用来监督社会系统,帮助识别社会变化,引导介入改变社会变化的过程。[6]联合国对社会指数是这样界定的:社会指数是一种统计数据,其会对社会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并促进对社会状况和社会演变的评价。我们经常在电视上听到或在报纸上看到的失业率、犯罪率、居民健康指数、入学率等都是社会指数。
本研究所说的学生学业负担指数是指用来描述和评价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的一个数据,其依据特定数学表达式计算而得。学业负担指数也可以说是学业负担评价指标体系,因为它也揭示和判定了构成学业负担的各因素权重即影响程度以及评价标准。
本研究属于定量研究,该类研究方法是将事物相互联系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数学模式表述,并进行数值计算或做数值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它主要是通过数据的展现来说明统计结果。[7]
本研究将学生有关学习的时间、睡眠时间、休闲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和作业难度作为可测一级指标并据此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之所以将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作为一级指标,一则这两个时间是教育部有关减负文件中所强调的,二则基于每天24小时时间恒定的前提,这两个时间事实上深受学习时间的影响抑或是挤占。
本文由: 期刊发表网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