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本网站是“期刊发表网”唯一官网,如有仿冒,必将追责。

流程管理专治作业磨蹭

时间:2019-03-04 16:32:47  点击:685


       

内容摘要:作业本来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功课,应该最不需要家长管理的,怎么就变成了令这么多人头疼的事情呢?症结出在哪里?该如何解决呢?

关键词:家庭作业;亲子关系;作业习惯

作者简介:

  有朋友说起她陪孩子写作业的经历:“几乎每天都要因为作业跟孩子嚷嚷。一天,我老公让我温和一点儿,不要把家里的气氛弄得这么紧张。我那天晚上就请老公陪着孩子写作业,人家还真没有嚷嚷。俩小时后,你猜他怎么说?”我说:“看样子孩子还是怕爸爸,不用嚷嚷就搞定了。”朋友哈哈大笑说:“我老公说:‘以后还是你陪吧,我每天给你发200元红包!’”

  类似的经历网上描述得更生动:“每次做作业,整个小区都是我的咆哮声”“尿尿、拉屎、喝水、肚子疼不舒服、腿让蚊子咬了,一写作业就有各种事情,分分钟想揍他……”“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想来想去命重要,作业什么的就顺其自然吧”……作业本来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功课,应该最不需要家长管理的,怎么就变成了令这么多人头疼的事情呢?症结出在哪里?该如何解决呢?

  一开始就要杜绝丢三落四的情况

  有个家长说老师几乎每天都在群里@她,说她家孩子的哪项作业没有完成。晚上回来她问孩子,孩子说老师没有留,家长问别的同学怎么知道做,孩子说他也不知道。后来,这个家长每天都跟其他家长确认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可还是会被老师@,说孩子的作业不合格。家长说“我都快疯了”。

  一般来说,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无外乎三个原因:没听见,不认为是作业,故意隐瞒。从孩子一上学开始,家长就要培养孩子认真仔细地把作业听清楚、记下来,让孩子有任务意识,知道每天的作业是学习的一部分,是自己的责任。如果孩子故意隐瞒,要向老师了解孩子上课是否注意听,是否遇到了没听懂、没学会的内容。

  在借助家长群的互助作用、核对其他孩子记事本的同时,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事先商量好惩戒措施,比如核对之后发现孩子有落掉的作业,就要把落掉的那一项作业做两遍。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每天坚持直到养成习惯。作业天天都有,所以对作业的关注、要求、检查也需要天天进行。有的家长刚开始还有耐心,但是过不了几天就不坚持了,孩子自然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慢慢恢复了丢三落四的状态。家长一定要坚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直到孩子确实杜绝这个问题。

  仔细观察孩子在哪些环节磨蹭

  前段时间,我用同一个问题问了50个五、六年级和初一的学生:每天从放学回家到睡觉这段时间是怎么安排的?答案基本是:回到家先吃点儿东西,先歇一会儿/睡一会儿/玩一会儿;放学以后先在学校玩一会儿,不直接回家。很少有人回答回到家就写作业。还有不少学生说:“也没干什么,就7点了,就该吃饭了,吃完饭差不多8点开始写作业。”大部分初一的学生都说11点左右才能完成作业,差不多12点睡觉。

  也就是说,大部分孩子每天从放学到睡觉,差不多有8个小时的时间,他们既没有痛痛快快玩,也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仅仅完成了学校布置的那点儿作业而已。这种低效率的状态是由于作业前、中、后的三种磨蹭造成的。

  4点多放学,到8点才开始写作业,就是做作业前的磨蹭。这中间家长可能已经催了好几遍了,孩子总是“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在孩子没有开始写作业之前,家长的耐心就已经快到极限了。

  比起做作业前的磨蹭,做作业过程中的磨蹭更令人难以接受。很多孩子喜欢听歌,有时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不让听歌就在手机上聊天,家长在的时候不聊,家长不在的时候就聊,一会儿聊一句、一会儿聊一句,眼睛总是在第一题上打转;手机被没收了,孩子玩笔也能玩半天,家长只能咆哮,总不能把笔也没收了;不让玩笔,孩子就改成抠手指头,津津有味、认认真真地抠……甚至有的孩子发呆愣神儿也能半天,家长把所有的碗洗完了,再去看他还停在那一页。很多孩子写作业过程中还会起来坐下、出来进去若干次,效率十分低下,差不多11点才能写完作业。这种让家长又担心又着急的情况,显然是时间规划差、作业习惯不好。

  还有些孩子做完作业也很熬人。家长希望孩子简单洗洗,抓紧时间睡觉,第二天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但很多孩子写完作业说有事问问同学,聊上半小时,洗漱之前再上个厕所,玩会儿手机,不知不觉又过去半小时。即使做完作业时还不算晚,磨蹭到睡觉时已经很晚了。晚睡对年龄越小的孩子损伤越大。


本文由: 期刊发表网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咨询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咨询)
QQ:
工作时间:
8: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