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篇好的临床医学论文必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条理性和规范化。这是撰写医学论文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一篇好的临床医学论文必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条理性和规范化。这是撰写医学论文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论文资料详实,内容先进。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事实,能经得起科学的验证和实践的考验,并具有可重复性。做到立论客观,论据充足,论证严谨。对临床观察和实验所得的数据和实践材料加以整理、分析和推导,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为达到“预期目的”而歪曲事实,伪造数据。具体要求:①数据资料来源正确可靠。如病例来源及其选择应有一定标准;②要有周密的临床科研设计。对观察病例要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要具有可比性,观察指标的选定必须客观,统计学方法运用恰当。
2)创新性
创新性是指论文总结的成果有新的发现、新的理论,提出新的设想,探索新的规律;采用的是新方法或新技术;在重复模仿他人已有成果或科研课题中,补充实现该成果的新条件、新方法或新改进,即仿中有创。
3)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通过基础或临床医学的科研活动,解决医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一般情况下,临床医学论文对临床医学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其实用性较强。不论其报道的是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都可为他人所利用或借鉴。虽有些暂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从发展来看仍有其重要意义者,也应列入有实用价值的范畴。例如回顾性研究可为前瞻性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4)条理性
条理性是指思想、语言、文字达到的层次。要求:①用客观的论据和符合逻辑的推理来论证和阐述问题,形成结构严密、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结论明确、说理性强、可信度大的文章;②文字简洁、语法正确、表达清晰、层次分明,读起来流畅易懂,避免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夸张性词语。
5)规范化
规范化也是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一篇好的医学论文按规定的格式撰写,一般在内容发表上可以达到要求,但要保证论文的写作质量,还应该在名词术语、计量单位、数字用法、外文字母和规范汉字上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名词术语应该使用全国自然委员会审定的名词,药物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
2、基本结构和要求
临床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文题、署名、结构式摘要、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下面分别介绍如下。
1)文题
文题应简短明了,开门见山,对读者具有吸引力。能准确地概括论文内容,点名主题。做到文题与内容相符。一般文题不超过20个字。写作中应注意:①文题中无虚词,如“关于”、“对于”等;②文题开头避免使用阿拉伯数字(如病例数),以利于编制索引;③少用或不用副标题;④尽可能避免使用标点符号;⑤需要特殊说明时在文题右上角标注“*”,并在本页左下脚说明。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9854367);⑥非公知公用的名词术语要书写全称,不能随便缩写,如把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写成甲减心。
2)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全文的概括和浓缩,是论文内容不加评论和注释的简短陈述,是一篇有数据有结论的短文。它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从而大大节约阅读时间,能在短时间内让读者决定是否值得进一步详读全文。目前,医学论文的摘要大多采用结构式摘要的格式,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要素。摘要的字数不宜超过250个实词。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缩略语、略称、代号,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一般比较重要的论查字典有摘要,内容较简单或较短的论文也可没有摘要。
3)关键词
是指用以表示论文主题内容的规范名词或术语(或词组)。它可以有以下作用:①供读者了解全文涉及的主要内容;②供读者检索已发表的有关文章;③编制个人检索卡片;④供计算机检索,收录文章用。每篇论文选取3~8个关键词;可从文题或摘要中选取能代表论文主题内容的有关词或词组作为关键词,这些词最好与正式出版的主题词表或词典提供的规范词一致;如主题词表暂缺,可用本学科当前常用词作为关键词。为了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可供查阅主题词的工具书有:《汉语主题词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和北京图书馆主编)及《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以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等。
4)引言
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是读者注意的焦点。其内容主要包括:①简明扼要地交待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范围;②交待研究的背景。包括同一领域前人所做的工作,同行们的进展程度,要解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引述重要的参考文献,以及与本研究的关系,比较出本研究报道的特异之处;③阐述主要研究结果及意义。写作时注意对研究的历史回顾应避免烦琐,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教课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前言中不必叙述;切忌空话套话,一般在250~300字左右。
5)资料与方法
资料中应包括:①病例来源:观察对象来自某年、某月,是住院还是门诊患者,分组时多少例,完成疗程的多少例;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就诊时间、伴发疾病等;③诊断标准:为了方便别人参考,诊断标准为国际或国内标准的应给出参考文献;④排除标准:指出哪些情况不在本次研究之列;⑤分组情况:要随机分组,不但要介绍治疗组的情况,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等也要说清楚,两组要具有可比性;⑥统计学方法:对不同的数据资料要选择正确的统计学方法。
方法中包括:①治疗方法,如观察药物治疗某种疾病时,应介绍药物剂量、剂型、服用方法疗程;②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包括一些常规检查如血尿便常规,x线胸透、心电图等,特殊检查包括脑电图、ct、核磁共振等;③疗效判断标准;④随访情况,包括随访人数及失访人数、随访结果、有无误诊等;⑤实验器材要写清名称、规格、性能,以便别人能够重复。
6)结果
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要求将研究过程观察所得的原始资料或数据,经过审查核对、分析归纳和进行正确统计学处理后得出来的结果,未经统计学处理的观察记录的数据叫原始数据,是不准确的数据,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特别是在疗效评价中,一定要有对照组,要做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处理主要是使原始数据,从难以理解变得容易理解,并从原始数据的偶然性中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某种必然规律。如能用图表的形式表达,比较直观。但文字与图表的关系,应该是文字为主。凡文字可以说清的,不必用图表;图表更能说清楚的,就应压缩文字。图与表之间的内容更不能重复。如果资料与方法中给出了疗效判定标准,在结果中要按疗效判定标准列出结果。图表与正文中的数字要一致。每个图表要有独立的标题。而对于一些不成功或发生了某些预想不到的观察结果,如患者的意外死亡、没有预见的并发症、患者不能耐受而不能完成疗程以及不良反应等,也要适当说明,这样就能让别人少走弯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失败的记录比阳性结果更有意义。
7)讨论
是论文所要报道的中心内容,是将研究结果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它应该包括:①对所得结果进行补充说明或解释;重点说明该项研究的创新性、先进性;②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对可能原因、机制提出见解,并阐明观点;③将结果与当前国内外研究结论进行比较,提出新的见解,并对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作出评价;④提出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体会;⑤指出该结果的可能误差,以及教训。此部分的写作要求:①大量阅读有关文献,充分地了解本研究的历史、发展及现状;②不罗列文献,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着重关注围绕本研究课题近5年文献的结果和观点,比较自己的结果与别人的异同点;③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对于与别人不同的研究结果,要分析原因,切忌报喜不报忧。对某些现象不好下结论时,措辞要客观、留有余地,不要轻易去填补“国内空白”;④层次清楚。如讨论的问题较多,可按内容进行分段,列出小标题,每段围绕一个论点加以论证,做到论证充分,层次清楚。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中引用的有关图书和期刊资料。引用参考文献时应按其在文内出现的顺序,依次以阿拉伯数字在文后标注。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否正确、书写格式是否符合标准,已成为审核医学论文和医学期刊质量的一项指标。选用参考文献的时候需要经过筛选,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是:①为了说明本文所借鉴内容的科学依据的出处,以供读者查阅参考;②减少对前人文献的复习以缩减篇幅;③对前人成果及著作的认同与尊重。
引用参考文献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权威性及专业性。一般权威性、专业性杂志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最能代表相关课题的研究水平及现状,应尽量引用;②自阅性。即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一次性文献;③准确性。即正文中标注的准确性和著录项目的准确性;④公开性。即公开发表的论文,不应引用非公开发表的文献,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读者查阅及核对,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⑤紧密性。即所引内容与论文所研究内容结合应贴切、紧密;⑥时限性。根据普赖斯指数的原理,所引用的近5年的文献越多,即普赖斯指数越高,说明论文所涉及的问题越接近当前课题。因此,所引文献至少50%~70%为近5年内发表的。特别当论文所涉及的问题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其近5年内的文献比例应更高;⑦数量限制。
医学期刊一般要求论著的参考文献数不超过10篇,综述不超过20篇;⑧规范化。主要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标注方式的规范化。目前,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笔者建议,在写文章时,最好把参考文献的信息尽可能多地给全,哪怕多了修改时删去也比修稿时再大海捞针地去找更方便的多。很多作者不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常常把卷、期、起页和止页写错,不但使读者对论文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而且对原作者也不够尊敬,希望大家在投稿时注意。
本文由: 期刊发表网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